以信息化为翼,为涉路作业管控安全护航
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半封闭的工作场所,人、车、路、环境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,具有风险控制难、管理强度大、决策过程急等特征,如何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社会车辆的通行安全,是路桥运营管理单位面临的一道重要“考题”。
为保障社会公众平安出行,优化施工作业路段交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,构建安全、畅通、高效、舒适的通行环境,润扬大桥以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”为契机,结合跨江大桥运营特点,搭建“一个平台、两个理念、三项应用”的多维立体管理新架构,将屏障建在安全隐患前,把手段用在安全生产中,把可控落到治理环节里。
突出过程管控,搭一个平台,让流程管理 “新”
针对施工作业期间,施工方易发生安全责任不明、危险源不清、管控手段不细等问题,润扬大桥创建并运用“动态作业安全管理平台”,融合集成施工作业管理,安全交底、隐患查改、多部门协同等一系列措施,实现了“定位打卡、图片报送、文字反馈、电话提示”四大特色功能。一是施工作业前,由相关方将安全管理机构、专职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相关信息、应急预案、规章制度等内容上传。二是信息录入后,根据作业位置、当日天气、施工类别等要素,系统按照主桥区域、事故易发路段、超车道及互通匝道等道路特征,按风险大小由高到低排序。三是作业期间,施工安全员在选择动火、用电、登高、吊装等类型后,平台会提示相关作业标准和风险源,指引安全员落细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查改。自全面应用以来,全线日常施工作业监测率100%,隐患查改及时率100%,现场本质安全得到显著提升。
聚焦数智融合,树两个理念,让核心概念“明”
结合润扬大桥历年交通特情数据,在总结复盘历年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后,润扬大桥充分考虑环境对通行的显性影响,提炼出两个核心新概念,作为交通特情主动预防有力支撑。一是充分考虑重要部位、重点路段、重要天气、重点时段这“四重”要素对道路通行的影响,形成“四重工作法”。相关单位在安全交底、班前会等交流中,要充分考虑交通保障、设标警戒、施工安全、应急处置等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采取精准应对,差异化处置。二是遵循“层级控制、归类管理”的保畅原则,公司制定了交通安全风险“红黄蓝”分级管控方案,结合雨雾冰雪等异常天气,超车道、行车道、跨江主桥等不同路段的作业风险,细化涉路作业管控要点,突出“预防、管控、治理”,提高施工路段管理效率。
锚定主动预防,塑三维体系,让应用场景“多”
润扬大桥持续发挥“道路视频智能巡检系统”“车道级可变情报发布”“无人机低空警示辅助”等应用新质效,全力打造多层面立体式预警作业体系。一是公司新建道路视频智能巡检系统,通过对ETC数据和视频数据的分析,提取出车流量、区间车速和行程时间等交通参数,能够精准掌握小时流量趋势和重点路段流量情况,围绕涉路作业区域车速变化和小时流量波动,实时优化路段管控措施,出具个性化应对方案,如联动防撞缓冲车尾部警戒、开启桥面定向广播语音提示、并对相邻收费站入口实施管控等,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有序。二是公司深度运用“1、3、5km拥堵分级管控”预警体系,利用12块主线门架情报板、9块主线F板及多处车道级红绿指示灯,形成区域路段警示信息矩阵,可协同施工作业管控需求,做到长距离预警和精准定位。特别是在跨江大桥、互通匝道、车道“三变二”等重点路段,让司乘提前感知、层层推进、逐级提醒,不断强化安全预警效果。三是公司充分挖掘无人机的辅助功能,增强主动预警能力。在主桥区域等重点路段施工缓行期间,将无人机悬停在车道变窄和客货合流等节点上方,利用携带的高频喇叭,循环播报语音提示信息,并根据后方道路拥堵情况,动态调整播报位置,提升堵点道路通行安全。
下一步,润扬大桥将始终坚持“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”的安全使命,持续探寻安全生产新方略,实践安全动态管理系统新方法,在涉路作业更安全的道路上永不停歇,奋力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