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米饭
2011年度公司信息员采风的地点是宜兴——我的家乡,午饭和晚饭都品尝到了想念已久的乌米饭。记忆中乌米饭是在四月初八那天吃的,据说吃了之后就不怕夏天的虫子叮咬。
小时候,每年外婆都会给我家送去她亲自做的乌米饭。记忆中做乌米饭是需要一种野生的乌饭草头,采回后,洗净,将叶子搓碎浸成汁液,然后将糯米浸在汁液中,大概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,雪白的糯米就会被染成黑色,取出蒸熟后,一粒粒米饭跟黑珍珠般晶莹透亮,冷却后,吃的时候放上白糖,味道糯糯的、黏黏的、甜甜的,还散发着一种清香的气味,真是难忘得很。以前街上没有现成的卖,而且吃乌米饭有季节性,所以越发觉得珍贵。现在虽然和外婆不在一个城市,但是外婆每年依然会做些乌米饭留给我回去的时候吃。
“四月八,吃乌饭。”是宜兴的旧俗, 如今人们在那一天象征性地吃一顿乌米饭,就仿佛是在回味过去的时光,触摸一个古老的习俗,其中还有很多的故事。一个故事是当年屈原遭冤,投河自杀后,老百姓就发明了用乌饭草头浸染制成的特别米饭喂给屈原,以此凭吊这位著名的人物,其功能大概和粽子比较类似。还有一个故事是,一位阿婆遭冤被关在监狱,遭受了狱卒们的虐待,这些狱卒们经常把阿婆的饭给吃了,让她饿着肚子。阿婆的儿子焦急,就想了个办法,用乌饭草头把米饭浸黑,狱卒以为是发霉的米饭,就不吃了。倒是阿婆吃后发现,这种米饭还有丝丝甜味,比以前更好吃了。于是,这段“孝子”故事就流传了下来。陈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