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扬大桥南接线罩面工程圆满收官
在质量强化年的强劲号角声中,润扬大桥紧抓扬溧高速改扩建全封闭施工窗口期,率先完成南接线罩面养护工程。作为扬溧改扩建项目的“先导试验段”,工程以“零交通压力”为优势,聚焦技术创新、数字赋能与精细管理,不仅为扬溧改扩建项目打造了示范标杆,更为迎接国检大考、深化苏式养护筑牢了坚实根基。
精管协同增效,攻坚铸造精品
项目伊始便以“全流程管控、全要素保障”为目标,依托四级质保体系,成立专项管理专班。联合技术服务单位编制作业指导书,形成覆盖7大关键环节的22项工艺标准;通过“检查清单”制度,对原材料进场、混合料生产、工程实体施工等环节开展高频次巡查;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、“三检制”及工序交接制,配合智能质量监控管理平台,定期召开专班例会,实时跟进工程质量、安全与进度情况,实现施工质量全流程、可追溯管控。
破题行业痛点,锻造品质基石
面对路面养护中的“顽瘴痼疾”,润扬大桥以创新技术为利刃,精准破解施工难题,一是攻坚沥青施工“双离析”,针对传统路面施工中温度离析与集料离析的难题,首次在罩面工程中引入移动沥青转运车,通过智能温控与多级搅拌装置,混合料在经过转运车后,出料温度波动可控制在±5℃以内,级配离析率降低60%,从源头保障摊铺均匀性。二是构建“一缝一档”数字档案,为每处裂缝赋予专属“数字身份证”。人工步检、三维探地雷达与多功能检测车组成“黄金搭档”,不仅精准采集裂缝位置、深度等表层数据,更深入探测裂缝内部发展层位,形成全生命周期质量档案链,为科学养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。此外,首次引入同济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的树脂基MMA砂浆技术,凭借快速固化、低温施工、耐候抗腐的卓越性能,为路面披上“长寿铠甲”。
全链智慧溯源,管理穿透一线
项目实施过程中,润扬大桥以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智能控制系统为抓手。相比往年,全新升级的质控系统堪称工程的“智慧中枢”,构建起“拌合-运输-摊铺-检测”全生命周期质控平台。在拌合环节,新增木质纤维素掺量智能监控模块,精度达0.3%;在运输链上,应用RFID射频识别+智能测温终端,实时追踪12项关键参数;在摊铺、碾压核心环节,移动沥青转运车与北斗高精地图齐发力,实时生成碾压热力图,精准标记轨迹、遍数及覆盖盲区。操作手通过数字化导航,将漏压率降至0.5%以下,工艺合格率提升至99.8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