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田里的守望者
5月16日晚,润扬大桥团委举办“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征程”系列读书会,共读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,探索一个少年的内心世界。
村上春树说:“塞林格让我觉得温暖,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不再让我孤单。”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是作家塞林格1951年创作的小说,当时,美国处于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,二战的阴云刚刚散去,冷战硝烟又起。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,而另一方面,人们缺乏理想,意志消沉,在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的失落情绪中,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,于是,“垮掉的一代”出现了,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。此书讲述了16岁少年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,在社会上流浪三天的经历。该书一经发表后,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,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“必读教材”,把它当做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。
为什么说“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轰轰烈烈的死去,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可以为了一个理由谦恭的活着”。你如何理解这句话?有人说:“轰轰烈烈死去是一种反抗精神,而谦恭则体现了一种坚韧,二者没有好坏之分”。也有人表示:“不成熟的人的理由多是理想甚至幻想,而成熟的人则会在接受现实的无力与理想的破灭的同时,依然保留着对理想的憧憬,并为之努力奋斗着”。青年员工们踊跃发言,纷纷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见解。在微型辩论赛环节,围绕“守望”和“远行”哪一个更重要这一辩题,大家引用实际案例和现实生活中自己的选择,分享己方的观点,正反双方妙语连珠,唇枪舌战,辩论氛围极其热闹,引起阵阵笑声。
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,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,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,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、没落的一面,也写出了他纯朴、敏感、善良的一面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有霍尔顿一样希望成为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的理想,并把握理想的方向,去寻找真正的闪光的美好的东西。
下一步,润扬大桥团委将进一步抓实青年员工学习,创新读书分享的形式,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引导青年员工多读书、读好书,与书为友、以书为鉴,不忘初心、勇于担当,争做学习型、创新型的新时代青年。